8月22日晚,中国篮协发布了中国男篮世界杯12人大名单,方硕和孙铭徽未能入选,队伍的领袖是李凯尔和周琦。
8月23日,球队启程前往菲律宾马尼拉。
8月26日晚,中国男篮将在小组赛首战对阵塞尔维亚。
主教练乔尔杰维奇的最终名单选择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。
乔教练对“年轻”和“高大”的球员更有信任。中篮协公布的12人名单中,只有周琦、王哲林、赵睿和赵继伟四人在2019年男篮世界杯中有参赛经验,方硕和孙铭徽也曾随队征战上届世界杯,但在最后关头落选。
严格来说,周鹏、张镇麟和胡金秋也有参加中国男篮备战2019年男篮世界杯的经历。他们曾入选当年的20人集训大名单,不过周鹏因伤告别了世界杯,张镇麟和胡金秋则未能入选4年前的12人名单。
换句话说,只有付豪、胡明轩、朱俊龙、崔永熙以及入籍球员李凯尔是在备战2023年男篮世界杯期间脱颖而出的“新人”。
特别是付豪、胡明轩、朱俊龙和崔永熙,在集训期间经过激烈的竞争成功留在了队中,并获得了代表国家队参加世界杯的机会。
从结果来看,主教练乔尔杰维奇选择了年轻且身材高大的阵容。
在集训初期,乔教练曾强调,在他的战术体系中,队员的身体状态和运动能力非常重要,最终的选择与当初制定的标准非常相符。
除了33岁的老将周鹏和29岁的李凯尔、王哲林,其余9名队员的年龄都在27岁以下,其中还有6名队员年龄在25岁以下,最年轻的崔永熙出生于2003年,只有20岁。
至于全队的身高和场上位置,身高超过2.10米的周琦、王哲林和胡金秋负责内线的守护,付豪、李凯尔、周鹏、张镇麟和朱俊龙的身高在2米至2.08米之间,承担锋线进攻和防守的重任。
身高接近两米的崔永熙扮演锋卫和后卫之间的角色,赵睿、胡明轩和赵继伟则更多地承担组织进攻的责任。
19名参加集训的球员中有7人未能留队,热身赛的表现对于留队与否非常重要。今年6月13日,中国男篮公布了备战世界杯的集训名单,共有18人入选,之后还有入籍球员李凯尔加入,总共达到了19人。
6月23日至7月6日,这18名球员在青岛国信篮球训练基地进行了选拔集训,随后全队前往欧洲进行拉练。
7月12日和15日,中国男篮在与克罗地亚的两场热身赛中交手,7月20日,杜润旺和程帅澎率先离队,集训名单减少到16人。
随着李凯尔的加入,集训人数增加到了17人。
在与斯洛文尼亚、埃及、佛得角和意大利等队的热身赛结束后,中国男篮于8月11日再次缩减了人数。受伤困扰的曾凡博以及贺希宁和余嘉豪离队,留在集训队中的人数减少到了14人。
最后三场热身赛,中国男篮分别与德国、新西兰和塞尔维亚交锋。谁能留下,谁必须离开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。
落选的球员主要是胡明轩、朱俊龙、方硕和孙铭徽。最终,胡明轩和朱俊龙留队,而方硕和孙铭徽落选。
回顾整个集训和备战过程,乔尔杰维奇给了所有参训的队员充分的上场机会。外界也可以看出,热身赛的表现对于留在队中的队员来说是重要的参考。张镇麟、崔永熙、赵睿和胡金秋参加了所有9场热身赛,他们的身高、运动能力和比赛表现是明显的。
周琦、王哲林是内线的主力,周鹏是队内经验最丰富的球员,赵继伟是整支队伍助攻能力最强的球员,他们以及李凯尔的留队也是毫无悬念的。
至于最后的三个球员名额,付豪凭借在与德国和新西兰的比赛中高效的进攻和积极的防守,最先入选。胡明轩在最后一场对阵塞尔维亚的比赛中贡献全队最高得分,赢得了教练组的认可。朱俊龙的热身赛表现与方硕和孙铭徽相